马保国 官方网站 +收藏:http://shanren.orgcc.com

实名认证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马保国资讯 正文内容
集古终能自立家
2009-11-10    浏览(879)    作者:顾涛    来源:顾涛

去年秋,我开始结识马保国君。随着时间推移和交往的增多,对其人其书也有了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其人,谦虚质朴,好学不倦;其书,流畅清新,气息纯正。风华正茂的他,如日初升,令人期待。

凡学一艺,皆要立本,学书也概莫能外。书法之本,就是要从传世的大量古人法帖中去探寻奥秘。当然,这种学习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古人云,“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保国自幼酷爱书画,进学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后,更是潜心向学,孜孜矻矻,朝夕临摹古今法帖,徜徉沉潜其中而不知为倦。另外,他深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善学者,当见贤思齐,心慕手追,唯有广采博取,方能集腋成裘。大学期间,他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在薛玉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从笔法到墨法,从结构到章法,从临摹到创作,从实践到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几年下来,对书法这一传统艺术的认识亦非昔日可比,同时,在书法风格上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貌。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而线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元素。因此,对线的理解和表达至关重要。古人于书法追求“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等意趣,实际就是追求书写线条的饱满沉实而又自然生动的审美目标,以此为前提,线条的质感自然就成为书法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志,古今法帖即是明证。保国的书法作品,不管是行草,或是隶书、楷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线条扎实有力,不轻飘,无躁气,既流畅生动,又笔笔到位,提按顿挫间不失法度。其对于书法本质的理解已经使他在书法追求的道路上超越了一般的学书者。

保国在书法实践上诸体并学,而行草尤擅。从其行草书的用笔和风格来看,其对于明清以王铎等书家的学习借鉴是显见的。明末是行草书发展的一个高峰,无论是书写形式的巨幅大作的出现,或是笔法墨法的打破陈规,或是表情达意的淋漓尽致、气势夺人,当时都有杰出的创造。这也是近年来明清风韵的行草书风靡书坛,成为当下流行书风重要组成的深层原因。保国从明清书法这个丰富的宝库中探骊得珠,深有获益。他的行草书作品,用笔正侧互用,结构跌宕生姿,节奏明快清晰,墨色变化自然。这些正是他向明清书法大家取法的结果,也是他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见证。可见,他在行草书的学习探索上是付出了超人的辛苦的。

当然,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学书“取法乎上”的道理,近来他又把目光转向了两汉魏晋乃至先秦的广阔天地。秦汉书法的多姿多彩和自然简朴之美是我国书法赓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于是,从钟繇、二王到先秦帛书、汉隶,他进一步地潜入到了古人深处。从他最近临写的钟繇和帛书作品来看,书法的面貌又为之一新,其书作开始有意识地与当下浮躁的书风拉开距离,有意识地“与古人为徒”,可以看出,其书法的又一个新的阶段已显露端倪。

集古终能自立家。古人有言:“通径学古,适性闲情,其本也。书之为技,末之末也,胸无数百卷书,不能作笔。心无敬畏意,无真实体道意,虽笔画结构精妙入神,其品可以不传。”确实,只有不断地向古人学习,向传统学习,同时,以读书养性情、广见识,才能最终达到书法的至高殿堂。

愿以以上数言与保国君共勉。

标签:马保国,书法

^_^ 人喜欢

关注TA

给TA留言

扫描二维码进入
手机官方网站